数学小升初考试
数学小升初考试相关话题近期引发广泛关注,我们特别整理了多维度信息 ,希望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。
数奥是钻研难题能力比较强,也就是说数学智商比较高,很聪明。
但这并不意味着考试能考好。首先 ,参加了数奥,学生心理肯定有优越感,普通简单的题目平时不屑一顾,不足够的重视导致马虎而失分 。
马虎这个真的很能影响成绩的 ,特别是小学的时候,个个考试都是高分,但怎么做高分里面的高分 ,那就要认真再认真,也就是说试卷做好了别在无聊,在草稿纸上画图 ,要反复检查,一遍好了再一遍,遮住原先做的答案再检查效果最好 ,别被原先的思路继续误导,相当于再做了一遍。
小学生,特别是男孩子 ,特别容易犯马虎病,得在平时生活中多多督促,重视起这个问题,各方各面都是 ,习惯好了,对以后好处很大。
小升初数学考试常丢分的原因分析
小升初数学考的知识点是一到六年级的知识点,整理出不同年级的小学数学重要知识点,对于备考很有用 ,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,希望能帮助到那您。
一年级的知识重点
1数与计算
(1)20以内数的认识,加法和减法 。
数数。数的组成 、顺序、大小、读法和写法。加法和减法 。连加 、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
(2)100以内数的认识。
加法和减法。数数 。个位、十位。数的顺序、大小、读法和写法。
两位数加 、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、减一位数的口算 。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。
2量与计量
钟面的认识(整时)。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。
3几何初步知识
长方体、正方体 、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。
长方形、正方形、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。
4应用题
比较容易的加法 、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。多和少的应用题(抓有效信息的能力)
5实践活动
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。例如根据本班男、女生人数 ,每组人数分布情况,想到哪些数学问题。
?二年级的知识重点
1数与计算
(1)两位数加、减两位数。两位数加 、减两位数 。加、减法竖式。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。
(2)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。乘法的初步认识。乘法口诀。乘法竖式 。除法的初步认识。用乘法口诀求商。除法竖式 。有余数除法。两步计算的式题。
(3)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。数数 。百位、千位 、万位。数的读法、写法和大小比较。
(4)加法和减法 。加法,减法。连加法。加法验算 ,用加法验算减法 。
(5)混合运算。先乘除后加减。两步计算式题 。小括号。
2量与计量
时、分、秒的认识。
米 、分米、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。
千克(公斤)的认识。
3几何初步知识
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。角的初步认识。直角 。
4应用题
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。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。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。
5实践活动
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。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,想到哪些数学问题。
?三年级的知识重点
1数与计算
(1)一位数的乘、除法 。
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(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)。0的乘法。连乘 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。0除以一个数。用乘法验算除法 。连除。
(2)两位数的乘 、除法。
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(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)。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。乘法验算。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。连乘、连除的简便算法 。
(3)四则混合运算。
两步计算的式题。小括号的使用 。
(4)分数的初步认识。
分数的初步认识,读法和写法。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 。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、减法。
2量与计量
千米(公里) 、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。吨、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。
3几何初步知识
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。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。周长的含义 。长方形、正方形的周长。
4应用题常见的数量关系。
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。
5实践活动
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。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 ,分类整理,并作简单分析。
? ?四年级的知识重点
1数与计算
(1)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。
计数单位“十万” 、“百万 ”、“千万”。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。读法和写法 。数的大小比较。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。
(2)加法和减法 。
加法,减法。
接近整十、整百数的加 、减法的简便算法。
加、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。求未知数x 。
(3)乘、除数是三位数的乘、除法。
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。积的变化 。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。商不变的性质。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。
乘 、除计算的简单估算。
乘数接近整十、整百的简便算法。
乘、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。求未知数x。
(4)四则混合运算。
中括号 。三步计算的式题。
(5)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。
自然数与整数。十进制计数法 。读法和写法。
四则运算的意义。加法与减法 、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。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。
运算定律。简便运算 。
(6)小数的意义、性质,加法和减法。
小数的意义、性质。小数大小的比较 。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。小数的近似值加法和减法。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。
2量与计量
年 、月、日。平年、闰年。世纪。24时计时法 。
角的度量。
面积单位。
3几何初步知识
直线的测定 。测量距离(工具测 、步测、目测)。
射线。直角、锐角 、钝角、平角、*周角 。垂线。画垂线。平行线 。画平行线。
三角形的特征。
三角形的内角和 。
4统计初步知识
简单数据整理。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。平均数的意义。求简单的平均数 。
5应用题列综合算式
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。
?五年级的知识重点
1计算
小数乘法 ,小数除法,简易方程,观察物体 ,多边形的面积,统计与可能性,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。
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、减法的基础上 ,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。
2方程
用字母表示数 、等式的性质、解简单的方程、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,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,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3空间与物体
在空间与图形方面 ,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。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,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,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,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。
4图形的转换
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 、图形之间的关系,及图形之间的转化,掌握平行四边形、三角形、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,渗透平移 、旋转、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,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。
5统计与概率
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。通过操作与实验,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,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。
6平均数
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、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;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。
7实际应用
通过观察 、猜测、实验、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 ,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 、有序、快捷,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,感受数学的魅力。
?六年级的知识重点
1数与计算
(1)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,分数乘法的意义,分数乘法,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,倒数,分数除法的意义,分数除法 。
(2)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,分数四则混合运算。
(3)百分数,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,百分数和分数、小数的互化。
2比和比例
比的意义和性质,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,解比例,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。
3几何初步知识
圆的认识,圆周率 ,画圆,圆的周长和面积,扇形的认识 ,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,圆柱的认识,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,圆锥的认识,圆锥的体积,球和球的半径、直径的初步认识 。
4统计初步知识
统计表 ,条形统计图,折线统计图,扇形统计图。
5应用题
分数四则应用题(包括工程问题),百分数的实际应用(包括发芽率 、合格率、利率、税率等的计算) ,比例尺,按比例分配。
6实践活动
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,例如就家中的卧室 ,画一个平面图 。
小升初的数学题
1.基础知识薄弱
这是从来没有考过高分学生的通病。如果100分的题你考了95,那这条跟你的关系不大,但如果你只考了59 ,那你就得好好看看这一条了。
相信只喜欢讲重点难点,让学生自己看课本了解基础知识点的老师并不只是存在在传说中的 。当然不是说老师不好,毕竟一个班那么多人 ,只要有绝大部分人能适应他的讲课方式,就不算失败。
但不排除有个别同学,可能连基础定义都不清楚。
不清楚等式的定义(还有等号的式子) ,所以他认为1=2不是等式,而认为?3.14是等式 。
不知道方程的定义(含有未知数的等式),所以他认为X+1=X-1不是方程,因为它无解。
有这类问题的孩子默默的在心里举个手吧 ,现在从零开始还来得及。
2.基本运算能力差
这大概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。如果孩子从小计算能力就不好,他也不太可能中学后突然变成人体计算机。
还有的孩子习惯使用计算器,长此以往 ,计算能力不弱才怪。
(-10)?5?(-2/5),这个题,有多少人是算出来得-50的?唉 ,冲动是魔鬼啊,谁让你那么冲动把后面给结合了呢,说多了都是泪啊。
3.实际应用能力差
到了方程和不等式 ,数学题就偏向于应用题了,大多与生活相结合 。这个时候,有的学生不是很懂怎么把数学运用到生活了 ,这简直就是要命呐。如:
6名教师和234名学生外出活动,准备租用45座大车或30座小车,若租用1辆大车2辆小车共需租车费1000元;若租用2辆大车1辆小车共需租车费1100元。
求大小车每辆车的租车费是多少元?若每辆车上至少要有一名教师,且租车费用不超过2300元 ,求最省的租车方案?
这个题,肯定有孩子的反应是这样的:哇,这题我见过 ,就是那什么什么上面的,我真的`见过的?怎么做的来着?唉呀妈呀我忘了?
4.逻辑推理能力差
这估计是很多人的丢分点,很多学生做题总是考虑到了这个因素就忘了另外一个 。尤其是算取值范围这一类的题。
5.缺乏细致的审题和规范的解题习惯
这大概是个人习惯吧 ,很多人性格比较急躁,题都没看完就开始做。比如说选择题,开始几题总是比较简单 ,一看就知道答案了,然后有的孩子就看了半句话,诶 ,这题以前做过的,答案是A,然后?5分没了 。
让你快速做题,也不是这样快速法吧 ,你怎么知道这题的问题还是跟你做过的一样呢?
6.马虎大意
经常考试成绩出来之后都有人说,诶,怎么比我预估的分数少这么多?结果仔细一看 ,有不少是自己大意丢的分吧?
7.艺高人胆小
考试中总有部分学生,在做选择和填空的时候,稍微有点难度的题就会反复的检查验算 ,总是不放心自己的计算能力,结果就耽搁了后面做题的时间。为什么呢?还不是因为你不自信,胆子小。
8.速度低下
每次考试都有学生说 ,我明明是会做这个题的,可是时间不够了 。但是考试时间都是一样的,为什么别人的时间就够 ,你的就不够呢?
原因就是前面应该快速完成的题做得太慢。为什么做得慢呢?平时练习不够,对相关题型的熟练度不够。为什么对这些比较简单的题反而不熟练呢?这就是一些数学比较好的同学的通病了,时间都用来攻克难题,对基础题型的掌握反而稍显荒废 。
9.最后的压轴题后两步根本无从下手
一般来说 ,后面两题都是拉分题,前面的题也许你能平时努力点,考试仔细点而不落人后。最后的题就不是想努力就能努力的了 ,考的就是数学思维,数学的综合运用,所以拿不到那十分也不算冤。
10.考前做题事倍功半
很多同学一到考试就忙得根本停不下来 ,忙着背书,忙着做题?然而考试结果并没有给你带来惊喜。
原因么,考试前做题 ,除了给点自我安慰,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效果 。我们应该做的是把之前的错题复习一下,看一下自己哪类题还不会 ,重点放在不会的那类上。
但凡丢分,大多都是这些原因中的一条或几条了,找出自己的原因,对症下药 ,多练多看多总结,数学不再是障碍。
一 、填空题(每小题2分,共20分)
1、一个圆的半径为3厘米 ,半个圆的周长()厘米,这个圆的面积为()平方厘米 。
2、比12米多11米时()米。比12米多是()米。66
3 、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,它们的体积之差是24立方分米 ,那么圆锥的体积是()立方分米,圆柱的体积是()立方分米 。
4、自来水管的内半径是1厘米,水管内水的流速是每秒8厘米 ,一位同学去洗手,走时忘记关掉水龙头,10分钟后才被另一位同学发现关上 ,问浪费了()升水。
5、一个正整数,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99万,问这个数最大是(),最小是()。
6 、把一根24厘米的绳子对折一次再对折一次 ,如果这时从中间剪开,那么较长的一()段占全长的,是()厘米 。()
27、的分子加上8 ,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,分母应加上()。5
8、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2,最小公倍数是144 ,这两个数是()或()。
9 、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之和为192厘米,长、宽、高的比是7:5:4 。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()立方厘米
10、甲数除以乙数,商是119 ,余数是8。若甲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,乙数乘10后商是(),余数是()
二 、判断题(每小题1分 ,共5分)
1、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,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度。()
2、两堆货物原来相差a吨,如果两堆货物各运走20%,剩下的货物相差仍然是a吨。()
3 、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。()
4、一个长方体所有棱长6厘米 ,则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。()
5、一个数除以真分数所得的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。()
三 、选择题(每小题1分共5分)
1、在含糖率是20%的糖水中加入5克糖和20克水,这时的糖水比原来()
A、更甜了B 、不那么甜了C、一样甜
2、估计下面四个算式的计算结果,最大的是()
1?1A 、2011?1?2011?1?B、?20112011
1?1C、2011?1?D2011?1?2011?2011?
3、从A城到B城 ,甲车要用4小时,乙车要用5小时,那么 ,甲车速度比乙车()
A 、快25%B
、慢25%C、快20%D 、慢20%
投3次硬币,有2次正面朝上,1次反面朝上 ,那么投第四次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()
A、1211B、C 、D、4332
22一根绳子被剪成两段,第一段长米,第二段占全长的 ,这两段绳子相比,()33
A、第一段长B 、第二段长C、两段一样长D、无法比较
四 、计算题(共30分)
1、解方程(每小题3分,共6分)
(1)0.8:X?
2、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尽量简便(每小题4分,共24分)
5?52?7?575?1(1)?(2)6812?24?6?147?184?1?1:0.2(2)?X?0.3319.53?4?5
(3)20.07×1994-19.93×2007(4)2.5?0.875?0.25?1.25
8881512(5)999?99?9?(6)2.599931267
五、解决问题(每小题5分共40分)
1 、三个小队共植树210棵 ,第一小队植了总数的
2:5,这三个小队各植树多少棵?
2、在一个底面半径为4厘米,高10厘米的圆柱形量杯内放入水 ,水面高8厘米,把一个小铁球放入水中,水满后还溢出15.7克 ,求小铁球的体积是多少?(1立方厘米的水重1克)
3、园林绿化队要栽一批树苗,第一天栽了210棵,第二天栽了剩下的20% ,两天后还2有总数的没有完成,这批树苗一共多少棵?52,第二小队与第三小队植树的比为5
4 、一艘轮船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港开往乙港 ,行了全程的`20%后,又行驶了1小时,这时已行路程与未行、路程的比是1:3,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?
5、爸爸打算给小亮的书房铺上方砖 ,用边长3分米的方砖需要128块,如果改用边长2分米方砖需要多少块?小亮的书房有多少平方米?
6 、松鼠妈妈采松果,晴天每天可以采20个 ,雨天每天只能采12个 。她一连几天采了112个松果,平均每天采14个,问这几天中有几个雨天?
7、测测你的综合能力
(1)现有长5厘米 ,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若干张,用这种纸片拼正方形(不能重叠、不留空隙),拼出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?需要这种长方形纸片多少张?
(2)如图 ,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几分之几?
六 、附加题(20分)
实验室里有盐和水,
(1)请你配置含盐率5%的盐水500克,你需要取盐和水各多少克进行配置?
(2)如果要求你把(1)所配置的500克盐水变成15%的盐水 ,需加盐几克?
(3)如果要求你配置含盐率12%的盐水5000克,你应该从含盐率5%和15%的两种盐水各取多少克才能配成?
数学小升初考试的精彩内容就分享到这里,衷心希望这些信息能为您带来实质帮助。期待您继续支持我们,发现更多有价值的知识。
本文来自作者[yanguihui]投稿,不代表圣泉吧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k.sqpump.com.cn/sq/6022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圣泉吧的签约作者“yanguihui”
本文概览:数学小升初考试 数学小升初考试相关话题近期引发广泛关注,我们特别整理了多维度信息,希望能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。数奥是钻研难题能力比较强,也就是说数学智商比较高,很聪明。但这...
文章不错《数学小升初考试》内容很有帮助